创安徽名校 育一流人才
物理组赴上海考察学习研究报告
类别:校园资讯 时间:2018-12-13 15:33:50 稿源:本网 发布:sszxqj 阅读数:

物理组赴上海考察学习研究报告

20181126日,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校物理组十多名教师到上海市大同中学参观考察,先听取了该校校长郭金华校长作了题为《上海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课程改革》的报告,随后参观了该校校史馆及校园。短短几天的考察学习活动,我组教师都收获巨大,感慨颇深。现将此次考察学习的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总体印象

大同中学作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高中,以“笃学敦行,立己达人”为校训,坚持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有特长”,为国家输送了六万余名优秀学子,培养了39位“两院院士”及钱其琛、钱正英、曾培炎、于光远、徐光宪、华君武、傅雷、袁鸣、陶璐娜等一大批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是上海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学校之一。

该校作为发达地区的一所名校,教育教学的强大优势不仅在于硬件设施的现代化和教育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浓厚的校园文化特色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同时深感我校教育教学观念发展滞后令人担忧。该校在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链、建立了完善的教学改革制度。这也为我校物理学科组应对我省新高考改革指明了方向,为今后的教学观念转变提供了具体参考。

二、收获和反思

1、课程改革必然促进教师观念的提升。

一直影响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感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课堂自主权回归问题。实施选课走班会让教师有更多的课堂教学自主权,当然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尤其对教师课程开发整合和研究能力要求更高。教师必须做到既专注于书本,又专注于实际,更要专注于学生的共同基础和基于个性的发展需求;既要研究本学科领域,又要跨界了解其他学科领域;既能把学生领进学科,又能让学生走出学科;既是教书先生,又是人生导师。这和以往教师的职业常态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人生发展从没有如此的密切相关。这才是真正从学科教学走向了学科教育、学科育人。

因此我们要积极参与相关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另一方面,要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与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

2、开发校本课程是变革课程体系的核心

新课程方案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者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考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县域高中来说,开齐新课程方案中提出的三类课程将是考验智慧和能力的时候。

只有课程改变,学校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层面的课程变革,往往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上教与学层面的探索,而忽视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学校更是缺失对三级课程的深入整合,没有形成一套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做到整合各级课程校本化,让其符合国家层面的要求、符合校情、学情,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满足未来发展需要,才是课程变革的“牛鼻子”。同一门课程,给不同基础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学习方式,既可以按照学生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去学习,使每名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优化。

3生涯规划教育将是不可或缺的课程

新高考改革中的选科虽然是学生选择课程学习的问题,但却需要统筹考虑兴趣爱好、课程选择、专业报考和生涯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学生选择在部分科目及科目组合选择上更多还是体现成绩取向,对兴趣放弃,这也反映出我们的学业-专业-职业-生涯之间还没建立起内在的关联。

学校要加大对学生学习发展和生涯发展的指导,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成绩优势和发展潜能。在具体操作上,生涯指导要落实在全学科渗透、全员参与上。

 

 

宿松中学物理组

组长:陈胜德

2018124


感谢阅读,欢迎再来!